前几天和朋友聚餐,区里的朋友突然抱怨起街道来:我真的不明白,工作怎么就这么难安排下去呢?
街道的人是不是都爱推活儿啊,推过来推过去的。那天我有个事儿找街道,一个科室说不归他们管,让我打给别的科室。
结果我打了一圈电话,都说这事儿跟他们没关系,最后还被上级批评了一顿,说我不懂工作技巧。街道那哥们儿也没示弱,直接怼回去:这还不都是你们弄出来的!
天天就动动嘴皮子,市里的任务全往我们这儿扔,自己啥活儿都不干。
要求还高得很,接了也完不成,还得被你们追责。以后能不能先搞清楚情况,别啥都不管?
区里那位也火了:这些工作又不是我安排的,你这么厉害,跟市里说去啊。
其他人看气氛不对,赶紧换个话题,他俩也就不吵了。
这次聚餐虽然有点小波折,但它让我琢磨起一个事儿来:为啥基层的小伙伴们好像总是不太乐意主动干活呢?
你看啊,在领导眼中,基层的人似乎老爱推脱任务,不愿意接活儿。明明半天能搞定的事情,非得拖上三天才能找到具体负责的部门,还得催着他们赶紧出结果。
领导们总爱说基层缺乏担当,没有大局观,遇到难题就躲。
但我觉得,基层这样也是有苦衷的。首当其冲的就是那问责的压力山大。现在上级布置任务,动不动就强调如果执行不力就要严厉追责。
工作进行中,排名靠后的可能得被叫去谈话或者收到督促信;事情结束后,还有总结会,点名哪些单位没达标,成了反面教材。
一旦被追责,不仅年终绩效受影响,连升迁机会都可能泡汤。在单位里,领导还时不时地“紧螺丝”,批评基层干部工作不力,搞得本该是工作调度的会议,最后变成了批斗大会。
问责,成了某些部门和领导的大棒。他们喜欢在工作报告里强调问责的重要性,好像这样才能让事情做得更好一样。
说工作划分的问题吧。通常下级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会和上级保持一致,这样方便分配任务。比如区应急管理局有任务时,会找街道的应急管理办,而不是党建办。
但现实是,有些事情可能涉及好几个部门,有时候谁都不承认是自己负责,导致大家互相推诿扯皮。
如果基层的人主动接下了这个活儿,那以后这事儿就都归这个科室管了。分管领导还会责怪基层自作主张,增加了工作量。
还有些工作需要同级部门一起合作,但有些人懒,或者害怕别的部门不配合,就直接把活儿扔给下面的人做,这远远超出了基层的能力范围。比如让街道统计企业用电量,结果街道跑断腿也搞不清楚具体数字,还不如直接问电力公司。
现在基层的人都被那种怕担责任的心态给绑住了。特别是那些在一线的公职人员,比如公务员啦、公交司机啊、货车司机啊、社区工作者、急救人员、医生护士、老师、警察啥的。
在浩瀚的知识宇宙中,高等教育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,引领着无数学子走向未知的前沿。
他们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害怕多干活,而是担心万一出点啥岔子,自己就麻烦了。毕竟大家都听说过那句老话:“多做多错天眼查配资平台,不做不错”,对吧?
发布于:上海市